3月27日下午,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分享会在图书信息楼9楼报告厅举行。学生处处长侯士兵,研究生院国际化办公室主任孔令体,培养办侯宗胜,学指委研工办主任张碧菱出席。活动由学生处副处长张新安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环境科学院工程学院李良教授、化学化工学院李新昊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参加活动并分享。
张新安首先介绍了本届学术之星的评选情况,作为交大一项重要品牌、一项权威评选,研究生“学术之星”在传承学术精神、营造优秀学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届评选历经3个多月的精心组织和层层选拔,最终评选出10位“学术之星”和10位“学术之星”提名奖。
侯士兵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学术之星的朋辈引领作用,尤其是通过分享会的形式,为与会同学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带动和促进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氛围。他希望同学们要坚持理想,做追梦人,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科研任务,不忘学习的初心,努力成长为国家和学校层面所倡导的高水平学术人才;同时,要敢于创新,理性试错,在科研中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要忽略错误实验结果的重大意义;最后,他指出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应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守在祖国科技创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所长勇于担当。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陈锡喜在分享中指出,作为导师要充分意识到不仅仅是“名师出高徒”更是“高徒成就名师”,学生也是老师的名片。导师在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和“发现问题”的意识,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走的更远。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良教授指出要“做好玩的科研”,用自己的科研热情感染学生。他强调研究生要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有所聚焦,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化学化工学院李新昊教授强调了科研小组、科研团队的重要性,提醒研究生同学要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珍惜团队的缘分,同时保持自己科研的独立性,提高自己科研工作的效率与判断力。
来自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2017级博士生王焕彬、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5级博士生张从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生刘方辉、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博士生王杉、化学化工学院2016级博士生苏慧依次进行了分享。他们围绕“如何产生好的科研想法”、“对学术就业的探索和尝试”、“从失败的实验中渐入佳境”等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学习科研中的心得体会。
分享结束后,“学术之星”及提名奖代表与现场观众进行了分组交流,大家就自身发展、研究方向、就业实习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自由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整场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