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第250期大师讲坛在图书馆主馆图书信息楼8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应邀作题为“痴心不改与思变求新————两种科技创新模式的体验”的学术报告。此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农业与生物学院协办,吸引了校内近两百名师生参加。
报告开始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致欢迎辞。他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的创办宗旨及显著成果,对石碧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在场师生能够在认真学习痴心不改与思变求新两种科技创新模式的同时,感悟学术大师的科学研究精神。丁校长向石院士赠送了大师讲坛荣誉证书及定制纪念品,并再次对石院士带来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石碧院士以亲身经历深情分享了三个关于执着追求与思变求新的动人故事,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激励人心的科研精神盛宴。在植物多酚开发利用研究中,石碧展现出非凡的毅力与决心,面对科研难题坚持攻关,突破后未急于毕业,而是深入企业构建起新材料的应用工艺技术体系,推动新材料迈向大规模生产,满足行业急需。该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更让他深刻领悟到,科研需心无旁骛坚持深耕,家国情怀是支撑其前行的核心动力。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他瞄准顶峰攀登,沿途收获成果的科研历程。石碧院士在无铬皮革制造技术的研究中,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历经六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继续奋战十一年合成国际领先的两性大分子化合物,再经十年研制出全球引领性新材料,而后更突破性提出"脱水+疏水改性"替代传统鞣制工艺,开发出无鞣剂坯革,重新定义制革科学原理。
第三个故事,则是石碧院士“坐井观天,思变求新”理念的生动诠释。早在20年前,他就开始思考,我们已经把畜牧业副产品做成了各种高档产品,未来还能做什么?15年前,他开始将其他生物质转化成丰富多彩的材料,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他不仅将思变求新的理念贯穿于科研实践中,更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他特别强调为新型产业未来需求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展现出科学家的高瞻远瞩与责任担当。
在互动交流环节,石碧院士与现场师生就基础理论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建议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认真回答了大家的疑问,现场气氛热烈。
视频链接:https://v.sjtu.edu.cn/jy-application-resmgr-ui/#/playDetail?id=1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