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11月24日,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决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作为大赛校内赛事承办方积极组织本校师生参加大赛,共计来自五个学院的十五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高效柔性有机光伏”项目获得“双碳”之星冠军(全国第一),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的“激光约束核聚变固体激光增益介质制备技术”项目获得全国三等奖,在入围决赛、全国奖项方面皆取得“零的突破”,实现了首次夺冠!
获奖名单
获奖团队介绍
双碳之星-冠军
项目名称:高效柔性有机光伏
参赛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项目成员:高星宇 曾瑞 韩飞 谭森珂 何智龙
指导教师:刘烽 朱磊
项目简介:
新一代的光伏技术,柔性有机光伏由于其轻,薄,柔的轻便特性使其能够运用于传统硅基光伏不便应用的柔性电子,新能源汽车,建筑外墙等轻便、便携的分布式光伏新市场当中,从而助力3060双碳目标的高质量践行。然而,有机光伏行业普遍存在着光电转换效率不足的痛点问题,限制了产品的落地应用。对此,项目团队基于共振软光x射线散射技术开发了光伏电池的优化模型并结合共混溶剂加工技术,一举实现了有机光伏发电效率的世界纪录突破,在世界最权威的NREL电池效率排行榜中位列全球榜首,并被中国光伏专委会评选为中国最高效率。
依靠上述创新研发,团队推进了有机光伏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积极响应国家3060国家重大决策,为我国的双碳事业贡献交大力量。
全国三等奖
项目名称:激光约束核聚变固体激光增益介质制备技术
参赛学院: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项目成员:马壮壮 王云浩 俞杨 邓明轩
指导教师:张海斌
项目简介:
面对“双碳”目标,我们正面临着一场由化石能源向其他能源的绿色转型。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优质能源,可极大增加能源供应。相比于核裂变,核聚变更加清洁、单位质量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目前还未掌握可控核聚变,而激光约束核聚变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要突破激光约束核聚变技术的一个关键核心是研发高能激光器。激光增益介质作为激光器的核心之一,对激光的产生和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团队围绕高能激光器,通过突破关键制备技术,极大提升短脉冲高能激光功率。助力激光约束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
大赛简介
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武汉理工大学、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人才工作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武昌区人民政府承办。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双碳,创享未来”主题,以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而设立。
自启动以来,本届大赛共吸引全国270余所高校2900多支队伍参赛,涵盖11000余名参赛学生及3400余名指导教师。经初赛选拔,有260余支团队、900余名研究生入围决赛。决赛以答辩和项目展示方式进行,评选出“双碳”之星冠军、亚军、季军和一、二、三等奖。
积极备赛
自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开展以来,在研究生院与校团委的指导下,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积极备赛。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九率队前往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秘书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展调研交流;推荐于立军教授代表交大作为大赛专委会成员,并在组委会会议上作为专委会代表向组委会做赛事评审情况汇报;承办“乐创杯”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设立“乐创能源-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学生科创竞赛活动基金”;此外,积极营造参赛氛围,动员师生参赛、邀请校外专家、企业导师,校内各学院、各部门的教授师资开展一系列的备赛指导和项目打磨,落实参赛各环节保障,为交大师生参赛打下坚实基础。助力交大学子在全国决赛的舞台上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和创意方案,为国家“双碳”战略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