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华为专项2023级联培班黄大年基地实践报到座谈会在黄大年茶思屋顺利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季成龙,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行政中心副主任郁美娟,软件学院副院长王肇国副教授,软件学院研究生教务郑国英、李力,华为中央软件院方彬博士,华为中软人力资源高级专员郑森炎,联培课题专家徐荣琛,联培项目联络员温清清,以及华为专项2023级联培班学生共计40余人参加本次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旨在介绍华为专项联培班的特点和优势,展示实践项目的亮点,并为联培班的同学们提供交流答疑的机会。会议由方彬博士主持。
首先,方彬介绍了基础软件“根科技”领域人才逐年匮乏的现状和产业生态人才提前培养的重要性。他表示,联培项目的目标是构建人才生态圈和人才粮仓,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高端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愿景。黄大年基地旨在打造未来基础软件领域的设计大师,培养未来企业的领军人才,以满足基础软件产业的需求。他详细阐述了该基地的具体培养计划及整体运作情况,并分享了课题情况和当前成果。最后,他强调了联培项目组会持续优化华为-上海交通大学联培项目,争取建立校企联培的优秀模式,更系统地为软件产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同时让参与者对中国特色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王肇国详细介绍了专班的运行亮点,强调了沟通共建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他提到,华为专家经常参与课程设计和题目出制,以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最新需求紧密结合。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界限,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他还指出,专班的运作模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华为组织的各类技术和创新活动,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华为对研究生的入学和就业提供了显著支持,争取到了大量名额,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机会,也为国家培养和筛选优秀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郑森炎介绍了华为中央软件院在操作系统、数据库、搜索引擎和编程语言领域的核心业务,并表示中央软件院致力于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构建一个全面而强大的软件技术支持系统。同时,他也强调了中央软件院在全球的战略布局。通过在世界各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办事处,院方不仅能够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动态,还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技术解决方案,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此外,中央软件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具有高度自由度的实习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季成龙作动员发言。他向华为一直以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鼓励同学们投身科研一线,勇于克服科研过程中的困难,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开展科研实践。他强调,同学们应与华为专家们加强沟通交流,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和创新研究方法,并在一线实践中发扬交大人“敢为人先、努力拼搏”的精神品格,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同时,他预祝同学们在联培学习生活中均能取得丰硕成果。
熊天磊同学作为老生代表发言,他对华为老师专注于学生教育和培养的敬业精神表示高度的赞扬,对华为公司对项目的重视和联培班的支持表示深切的感谢。
郁美娟作总结发言。她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成效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强调了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性。她提到,目前电院已有300余名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此模式通过密切合作,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紧密接触实际的工业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她希望学校层面能够继续推动与企业的合作,尤其是像华为这样的行业领导者,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培养出更多具备高技能的工程师。
在交流答疑环节,同学们围绕校企联合课题等自己关心的问题与老师们进行深入探讨,更好地了解到华为联培班相关信息,成功搭建起校企师生互动平台。
最后,座谈会在合影留念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座谈会,他们更加明确了华为专项联培班的培养目标和实践重要性,对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充满了信心。
(软件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