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留学基金委发布2023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立项结果,我校申报的《新材料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可持续能源与储能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批立项;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亚洲校园创新型人才培养专项亦成功获批。这3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成功申报对我校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合作培养有重要推动作用。
《新材料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持申报,项目立足于围绕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瞄准国家急需解决的“卡脖子”、“高精尖缺”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依托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世界一流学科为契机,注重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能力,加快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合作意识、多学科多文化交叉融合背景的新材料领域 “高精尖缺”复合型人才。选派类别囊括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访问学者及博士后。
《可持续能源与储能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由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主持申报,项目对接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发展战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太阳能制冷及发电工程中心、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与省部级研究平台,结合工程热物理、储能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上海交通大学优势学科;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合作意识、具有多学科、多文化融合背景的“可持续能源与储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精尖缺人才。选派类别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亚洲校园”(“Campus Asia”),全称为“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 基于中、日、韩三国政府部门、多所大学共建,是推进亚太地区教育交流多元化合作的特色项目。旨在通过亚洲高等学校间多形式的交流项目,深化落实亚洲地区不同领域优秀学生间的深度交流与亚洲高校务实合作,增强项目参与高校竞争力,培养亚洲下一代杰出人才。此次专项目申报主要聚焦中、日、韩三国高校共同开展的硕士双学位计划,培养全球能源与环境科技领域的优秀人才,特别杰出的未来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倾力打造,对接国家对亟需领域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大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给全国高校提供了自主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宝贵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内外合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和基础学科人才。通过2023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力求实现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在相关领域成为优秀的科研人员与产业精英,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在前沿研究、技术开发、专业教育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