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参加第72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大会

2023.10.23 4466

根据中德科学中心与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基金会签署的合作备忘录,自2004年起中德科学中心每年在中国境内挑选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其参加在德国林岛举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72届。2023年大会主题为生理学/医学。全国共30个博士生参会名额,我校5名医学领域博士生获选,并于2023625日至30日赴德国林岛参加大会。

图:中国学生代表团在大会现场合影

 

 

参会学生风采

许伟民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学博士生,导师为崔龙、杜鹏教授。许同学曾获2019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1年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荣誉、获2021年、2023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首届陈家伦科研创新奖热心肠奖学金全国临床医学组三等奖,第七届亚洲克罗恩病与结肠炎组织年会(AOCC “Best Travel Award”奖项、第11届西安杨森免疫高峰论坛 “Best Abstract & Oral Presentation”奖项及2021年新华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扬帆计划及炎性型肠病基金会青峰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19篇。

 图:许伟民在会场

 

许伟民同学在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中与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及各地的青年学者进行亲密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许同学表示,与泛素蛋白酶体发现者Avram Hershko教授的交谈和收获尤其令他受益匪浅。他非常赞成并虚心接受教授的建议,青年研究者在选题时不可随波逐流,有时候偶然的发现往往就是关键所在。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他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研究思路,从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癌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炎症-癌症转化过程等方面全面深入探讨炎症-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同时也要加强学科交叉,学科联合,积极进行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

: 许伟民与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vram Hershko教授(左)和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Frances H. Arnold教授(右)合影

 

 

顾舒晨

上海交通大学2022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博士生,导师为姚敏教授、昝涛教授。顾同学本科期间在复旦大学连续五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并获优秀毕业生称号。硕士起入学上海交通大学,曾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3次)、校级三好学生(2次)。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并成功协助导师申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另有一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

图:顾舒晨在大会现场

 

在德国波恩、法兰克福、海德堡、图宾根,顾舒晨同学随出访团进行了学术访问,并参加了第 72 届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在大会讲座中,顾同学听取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分享科研成果和研究历程,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Charles Rice 教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中,历经数十年的坎坷和失败都没有放弃研究,这为刚踏入科学研究领域的她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此外,顾同学表示,大会的各种活动也提供了让参会者结识世界各地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们的机会,与他们交流科学研究中的酸甜苦辣、职业规划上的个人心得以及未来可能开展的合作,都是这次学术访问带来的宝贵财富。

图:顾舒晨与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Charles M. Rice教授合影

 

 

钱宇沁

上海交通大学2020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病学博士生,导师为丁健青研究员。钱同学曾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3次),校一等奖学金(3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博士)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大四期间便开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2篇。

图:钱宇沁在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DZNE)图宾根分部

 

钱宇沁同学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参加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最令她振奋的是她和学术偶像神经科学家Edvard I. Moser的近距离交流。Moser教授对中国学生评价很高,给她分享了最新的和中国博士后合作完成的对宽场双光子显微镜的技术革新工作,并激励她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科学的边疆。同时,钱同学认为,与青年科学家们的交流是大会的另一珍贵记忆。她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参会者交流各自的学术研究兴趣,互相激发灵感并创造合作的可能。她表示,参加林岛大会就像完成一项有趣而富有挑战的课题,这个过程很好地开阔了她的学术视野并提升了学术交流能力,状态上更加自信、独立,心态上更加平和、轻松,社交上不再紧张、拘谨。她深感学术的道路上永无止境,表示将继续保持与青年科学家们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图:钱宇沁与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John O'Keefe教授(左)和Edvard I. Moser教授(右)合影

 

 

陈倩

上海交通大学2020级医学院致远荣誉博士生,导师为牟姗教授。2021年获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2020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论文获选优秀毕业论文。此外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院樊春海院士课题组学习,目前于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Wei Tao教授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已成功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

图:陈倩与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artin Chalfie教授合影

 

陈倩同学在德国进行学术参访活动期间,参观了德国各地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所,并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她表示,这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各研究中心的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多位科研大牛的科研理想与学术热情,与青年伙伴们的开放交流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访经历激发了她前往德国各研究中心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热情与向往,大会上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演讲触动了她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过程中,她见证了科学的力量和影响,也深刻认识到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除了与各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交流之外,陈同学认为,结识海内外多位非常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是同样宝贵的经历,学者们求知探索的精神激发了她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追求,让她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道路规划有了更深的思考。

图:陈倩与各国参会科研工作者们的合影留念

 

 

齐曼古丽·赛丁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崔文国教授。齐曼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硕士起就读上海交通大学。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少数民族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绍袭“医+X” 创新奖学金等荣誉。硕博就读期间,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发表评论文3篇,综述2篇。

图:齐曼古丽·赛丁

 

齐曼古丽·赛丁同学参加了第72届林道诺贝尔奖大会,并在交流访问中与世界各地优秀的学者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充分利用了语言环境和学术资源,参与了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国际视野。她表示,通过与学术界大师们、诺贝尔奖获得者们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更加深刻认识到学术界的广阔和挑战,也更加坚定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兴趣和热情。学者们的见解、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对她的思考和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她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与学术界的同行们共同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

图:齐曼古丽·赛丁与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Mario Capecchi教授合影

 

 

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是让同学们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绝佳学术交流平台,参会者直接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接触,并有机会与世界各国优秀科研工作者相识与交流,了解科研动态、明确思路、开阔视野,对同学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可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博士生加入,放眼世界,翱翔学海。

图:出访博士生与中德中心德方老师Djawed Nauroozi在波恩的合影

 

图:出访博士生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伐利亚之夜的合影

 

图:参观图宾根大学卓越集群“图像引导和功能指导的肿瘤治疗”和图宾根神经病学中心

       

 

图文素材:许伟民  顾舒晨 陈倩  钱宇沁 齐曼古丽·赛丁

编辑:陆静瑶  余旖旎

责任编辑:余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