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和优秀导师专访|吕兴才:潜心为人师,精心育桃李

2023.04.11 4187

引语

/

 

   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评选,旨在树立优秀导师典范,健全导师激励机制,打造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我校导师队伍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届佳和优秀导师评选工作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经学院推荐、学部评审、学校评定,最终30人入选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佳和优秀导师奖。

 

   本期佳和优秀导师专访,我们邀请了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吕兴才教授,为我们分享他个人的科研经历以及育人体会,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名师风采~

 

导师简介

/

 

   吕兴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动力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碳氢燃料高压燃烧反应动力学、燃料与发动机的耦合作用、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新型内燃机燃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课题、工信部低速机创新工程项目课题、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2年吕兴才老师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奖。在教书育人方面,他培养的多名博士研究生荣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等荣誉。此外,他指导的多名博士任职于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或前往重点行业就业。

 

 

保持好奇,执着创新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首先需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研究领域的兴趣,以保持长期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探索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包括对研究领域的广泛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对科学伦理和标准的遵循和尊重。”这是吕老师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必备要素。

 

   随着“双碳”科技的飞速发展,作为老牌工科行业,内燃机技术既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传统行业,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创新领域。吕老师认为,虽然内燃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航空等领域,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其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能源效率、环境污染、去碳化等问题。

 

   在研究中,吕老师一直坚持不断地创新与突破,瞄准国家在数字能源领域开辟的“双碳”发展新赛道,聚焦在船舶动力、商用车动力、航空动力等方向,通过高效的能源转化技术以及多能源混合动力技术,实现动力装置的高效、清洁、低碳。

 

立德树人,因材施教

吕兴才老师耐心指导学生  

 “我们要支持并尊重学生提出创新思路和方法,并且在技术相互信任的同时,保持长期的交流与沟通。这对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与技术路线的协同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吕老师十分鼓励学生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提出见解和看法,并且能够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激励,帮助学生保持科研自信和创新积极性。

 

吕老师与学生在一起

 

 

   吕老师认为,作为研究生导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因人而异,有针对性提出合适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研究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吕老师经常会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安排科研工作。学生们也都会高效的完成并且在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都时刻保持高度严谨性和规范性。“正因为吕老师的指导,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顺利找准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并且还能持续推动科研项目的有效进行。”吕老师的一位学生如是说。

 

对研究生的建议

/

 

 

问:研究生们应当如何缓解读研期间的

科研压力呢?

答:对于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的研究焦虑问题,建议研究生们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心态,认识到科研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成功和失败都是正常的经历,不要过度放大和负面情绪化。其次,研究生们可以通过与导师、同学和其他领域专家的交流,寻求专业性和方法上的指导和建议,逐步提高研究能力和技能。同时,研究生们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自我调节和放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适当锻炼、休息、阅读等,缓解焦虑情绪。最重要的是,研究生们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在科研中坚持不懈,相信最终一定会取得优秀的成果。

 

良师益友,循循善诱

   吕老师认为,一个好导学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导师和学生应该相信并支持对方,尊重和理解彼此,互相合作和交流,协同完成研究任务,分享研究成果,并且在研究中互相支持和帮助。导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面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激励,帮助他们保持自信和积极性。作为导师,应该和学生共同成长,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和进步此外,导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因人而异提出针对的培养方案,即时解决研究生科研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

 

   吕兴才老师向学生讲解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吕老师的课题组有个传统,每年会在春季和秋季组织团队建设交流活动。“2022年我们曾在滴水湖旁开展秋游活动。当天,我和我的学生们相约在公园,为了让大家更加融洽地相处,我决定开一个烤肉聚会,自己来给学生们服务。”在那次的活动中,吕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如何控制火力、如何将燃烧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还鼓励学生们尝试自己动手。户外活动不仅增进了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导师的关怀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以身作则,他积极带领学生投身科研创新;因材施教,他致力为学生搭建个性化舞台;循循善诱,他用心用情陪伴学生一路成长。

 

   吕兴才老师对学生的培养,生动诠释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名言,彰显着教书育人的熠熠光辉。

最后,我们附上吕老师作的一首诗,赠予在科研一线奋斗的研究生同学们:

路远心莫怯,花香自徐行。

幽深鲜人迹,空谷赏啼莺。

登峰壮心阔,掬泉抚神平。

春晖晨雾散,方见远处明。

供稿:吕兴才团队

编辑:程然 施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