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评选,旨在树立优秀导师典范,健全导师激励机制,打造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我校导师队伍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届佳和优秀导师评选工作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经学院推荐、学部评审、学校评定,最终30人入选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佳和优秀导师奖。
本期佳和优秀导师专访,我们邀请了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陈接胜,为我们分享他个人的科研经历以及对于“研究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特质、科研焦虑如何缓解”等问题的看法和体会,让我们走近名师,收获感悟。
导师简介
陈接胜,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1979-1986年在中山大学学习,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赴英国大不列颠皇家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4年返回吉林大学工作,后被晋升为教授,2008年调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至今。致力于固体材料化学研究,迄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400余篇。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9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2022年陈接胜老师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奖。在教书育人方面,他培养的多名博士研究生荣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等荣誉。此外,他指导的多名博士任职于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或前往重点行业就业。
01
“做科研一定要有激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要懂得甄别有价值的研究。”这是陈老师认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关键要素。“在我刚回国工作的时候,我曾有过一段难忘经历:当时我的一个研究课题是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考察一种特殊固体材料的光谱行为,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揭示材料的化学物理行为和相关性质至关重要。当时由于条件所限缺乏相应的真空装置,实验几乎陷于停顿状态。后来我辗转了解到一个研究所可以加工相关的真空装置,我立即联系并连夜乘火车赶到研究所,将设计图纸交给装置加工人员请他们加速代为加工。装置是石英玻璃材质的,容易破损,装置加工好之后我又小心翼翼包装好并火速带回实验室立即开展实验,最后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上。从这段经历我感悟到,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有追求科学真理的决心和毅力,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达成目标。” |
|
02 |
陈老师认为,良好的导学关系一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导师要在宏观层面把握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学生要对具体的研究方案和路线有清楚的设计。在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导师和学生有平等的发言权,导师要鼓励学生在学术上超越自己,学生也要有超越导师的勇气。“我经常跟同学们讲,在目标和方向确定之后,细节决定成败。有的同学对细节问题不是很重视,完成任务时觉得大概差不多就可以。我记得曾经跟一位同学争论在中文论文中“的、地、得“的使用是否要严格区分的问题。这位同学认为他们在中小学课堂中老师说这三个字已经不严格区分了,可以通用,我则认为三者还是应该严格区分,否则表达的意思会出现歧义,最后谁都没有说服对方。不过我至今仍坚持认为三者在使用的时候必须严格区分。” Q:您更愿意招收有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研究生要对科研有热情,志向高远,同时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懂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我比较喜欢心胸开阔,脚踏实地,具有乐于助人精神的学生。
|
03
陈老师认为,作为一位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创造知识。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科学的贡献也会有大小。哪怕是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贡献一滴水也是值得欣慰的。另外,对于科研工作中会出现的焦虑情绪,陈老师认为,当前焦虑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生的科研焦虑不仅来自科研本身,还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自我实现的目标的设定等等。人有一定的焦虑或者说一定的压力也并不是一件很坏的事情。压力同时也是动力,能激发人的潜力和斗志,但压力过大的确也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我的体会是面对困难和挫折要不断调整心态。正如那句话所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大无畏精神。”
陈接胜老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引领学生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引导学生探求真理真知,以大无畏精神鼓励学生直面科研路上的挫折与困难。立德树人,兢兢业业,他为点燃青年人创新求索的火焰而不懈付出着。
供稿:陈接胜团队
编辑:程然 邹莅尧
喜欢就给我们一个 赞 & 在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