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Theodor W. Hänsch教授做客大师讲坛

2012.10.26 2722

10月25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德国加尔兴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量子光学研究所理事Theodor W. Hänsch教授做客第十二期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以“Passion for Precision”为主题,阐述了实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理论与实验之间看似微小的差别可能带来的概念上的重大突破。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和霍尼韦尔公司联合主办。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苏明教授和霍尼韦尔公司中国区总裁盛伟立出席活动并致辞。全校600多位师生在陈瑞球楼100号报告厅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苏明对Theodor W. Hänsch教授做客大师讲坛表示热烈欢迎,对霍尼韦尔公司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对交大的支持表示感谢。苏明介绍了Hänsch教授在光学领域的突出贡献。Hänsch教授因其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与Roy J. Glauber和John L. Hall一起荣获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苏明表示,将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带进校园,让著名学者与青年学子近距离接触,意义深远。Hänsch教授的演讲将给交大师生带来极大启发,激发学生在科学领域追求卓越的兴趣。

  盛伟立表示,非常高兴携手诺贝尔获奖者再次走进交大校园,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与当代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希望通过“霍尼韦尔卓越科学与工程计划”这一形式独特的全球项目,为上海交大等著名高等学府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科学兴趣等方面贡献一份力量。盛伟立强调,上海交通大学是霍尼韦尔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高校之一,双方的强强合作必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中国优秀人才的培养。

  Theodor W. Hänsch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Hänsch教授谈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基于精密测量。无独有偶,巴尔默氢原子光谱较为简单,却为解密量子物理学的奇特法则提供了一把钥匙。通过对其进行精密光谱学研究,可以得出重要物理常量的精确数值,并较为精确地测试基本物理学规律。

  Hänsch教授重点介绍了激光频率梳。激光频率梳本质是非常强的激光,在测量频率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十年前正是激光频率梳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以极高的精度计算光波脉动的方法,使得氢内的共振频率测量精确到小数点后15位成为可能。Hänsch教授进一步列举了激光频率梳的部分应用以及最新的物理学趋势。

  Hänsch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勉励交大学子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主动探索未知领域。最后,Theodor W. Hänsch教授受赠礼物并为讲坛留下了“大师手印”。

  Theodor W. Hänsch教授凭借其在激光光谱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闻名世界。他的早期工作包括发明第一台可调谐窄带脉冲染料激光器,开创广为使用的无多普勒激光光谱技术,并提出激光冷却原子气体的建议。近年来,Hänsch教授率先利用革命性的频率梳技术来测量超短脉冲光的频率。在中性冷原子的量子物理学领域,Hänsch和他的同事们用光实现了首个二维和三维原子晶格束缚。

大师讲坛学生组委会 周金邢 王奕夏
曹杰 南洋通讯社 季强强 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