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教授做客第106期大师讲坛

2018.09.21 6859


9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郭华东教授在闵行校区航空航天学院学术报告厅A114做客第106期大师讲坛,为交大师生带来题为“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的精彩报告。

在正式报告开始前,“科普三分钟”栏目向在座的观众介绍了近年来人类对月球的探测情况。郭华东教授评价说,这部短片不仅展示了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更突显了对地球命运的关心。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航空航天事业的支撑。半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各种仪器和平台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车载仪器、卫星、航天器以及各种各样先进的平台不断问世。

106-3

郭华东教授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不停的绕着地球旋转,怎样才能把它有效的利用起来?”他提到了“对地观测能力与挑战”,回顾了对地观测的历史——1962年,第一届国际遥感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类通过空间实现对地观测的开始。在此之后,人类发射卫星,建立空间站,地面车辆接收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地面基站数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被装载在各种空中飞行器上,人类逐渐构建起“星--地对地观测系统”。至今,全球已经有50多个国家拥有或运营对地观测卫星,卫星数据也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近年来,对地观测技术保持较快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卫星的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不断提高,全球卫星网络也在建立之中,这些科技的进步必将为数字化地球和信息化社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好的服务。他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地观测前沿计划,包括美国、欧洲和中国。对于我国来说,卫星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计划的实施使我们卫星发射的数量大大提升,民用卫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尽管卫星发射已颇具规模,卫星的质量却还有待提高,因此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艰苦奋斗,攻克技术难关,实现航空强国的伟大目标。最后,他介绍了“月基对地观测国际科学大计划”,建设国际大平台。他寄语在场的观众,国家科学大计划最终能否完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能否引领世界潮流,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在互动环节中,他回答了我国地对月、月对地计划的实施与展望,以及对应的技术难点。他阐述了地球自转、月球公转、月球自转之间的关系,以及设备仪器安装的原理。

106-6

讲座最后,大师讲坛组委会向郭华东教授赠送了精心制作的泥塑人像作为纪念品,以表达交大学子对他到访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并与大师讲坛组委会成员合影留念。

 

 

【嘉宾简介】

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担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及其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环境遥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科学委员会成员及其中国委员会主席、“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主席、国家大数据专家委员会顾问。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科联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曾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和《地球大数据》主编,也曾是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背景介绍】

建立月基对地观测系统,目的于在月球上布设传感器,对地球进行长期连续观测。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是一个长期运转的稳定平台,有一面总是面向地球,是难得的平台资源,把其作为对地观测平台观测具有长期一致性、整体性、稳定性、唯一性等优势。

建立月球对地观测平台的设想,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创新思路,其成功实施,可期待带来空间对地观测的一场革命。

郭华东教授从事空间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研究,先后担任973计划“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项目、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月基观测研究”负责人。他在遥感信息机理、雷达对地观测、数字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系统揭示了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构建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和月基对地观测科学概念;组织建设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提出科学大数据和地球大数据概念。他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著作16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他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获得亚洲遥感协会、俄罗斯地理学会、宇航联合会金奖,其带领的“空间大数据应对气候变化”团队获联合国全球脉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