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李家彪院士在闵行校区光彪楼做客第142期大师讲坛,为交大师生带来题为“海洋科学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机遇与挑战”的学术讲座。
在本场讲座开始之前,我校海洋学院展示了多种海洋科学考察中的收获以及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包括蛟龙号2014年采集于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的热液烟囱体、万米海水、早三叠纪古海洋的裂齿鱼、前寒武纪形成的叠层石、笔石动物的化石、采集自南极长城站周边的南极松萝等珍稀物品、制作于1000米以下水深的泡沫塑料压缩杯,以及海洋学院海洋技术团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海马-4500”ROV,吸引众多老师同学参观。
在讲座过程中,李院士强调,全球治理新领域是国际共管区,竞争的核心是领导权,大国博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做好科学必须要有自创技术。深海、极地既是一个有着无尽遐想的奇妙世界,也是国家战略竞争的高边疆,需要深海科学、海洋法学和探测技术的多学科集成研究,从而在全球国际治理的新格局中谋求主动,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他勉励同学们能够加入其中,争取为国家在全球治理新领域中贡献力量。
之后,李院士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最后由大师讲坛组委会向李院士赠送泥塑雕像作为礼物,以表达交大学子对他到访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
【嘉宾简介】
李家彪,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科学学科评审组组长(2017-2018)、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海洋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专业委员会(ISO/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 2014~2022)主席,国际大洋中脊科学组织(InterRidge 2013~2015)联合主席。
李家彪院士长期从事海底科学与海底探测工程研究,在大陆架划界和国际海底硫化物圈矿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贡献。
【背景介绍】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而广袤的深海、极地则与深空和深蓝(网络)一起被公认为是人类认知探索、国际规则建立和国家利益角逐的新疆域。李家彪院士从大陆架划界、深海底资源和公海保护区三个方面展开叙述。他首先介绍了大陆架划界的重要意义,指出大陆架划界是全球各沿海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合法拓展国家管辖海域的最后一次机会。随后,李院士详细介绍了针对深海热液开展的相关研究,并表示国际海底区域内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正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竞争焦点。最后,他提出各国对极地的探索、管理、开发和利用,使得这片被冻结主权声索的公共区域迅速成为投射国家影响力的新大陆。资源开发背后的环境保护,尤其是海洋保护区的创设和生物多样性养护公约的磋商,日益成为国际海洋发展和全球治理战略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