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教授做客第179期大师讲坛

2023.04.24 7979

419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沈保根应邀访问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第179期大师讲坛嘉宾,带来主题为《稀土:战略资源、核心材料、关键应用》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教授,研究生院院长邓涛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宝德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朱申敏教授、冯传良教授出席讲坛,现场观众座无虚席、气氛高涨,5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这场学术盛宴。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致辞讲话,他首先代表上海交大向沈保根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相信沈院士深入浅出、大道致远的分享必定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引发独立思考、提高创新意识。他希冀每一位师生都能抓住每一次与大师交流的机会,践行大师讲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宗旨,奋进投入国家的科技创新中,用自己的创新努力实现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总称。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成为制造许多高科技产品与支撑众多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沈院士的报告从稀土战略资源、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稀土材料及其产业化关键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沈院士认为我国稀土资源在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有技术对稀土的总收益率和萃取分离的效率以及综合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我国在稀土后端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谈及稀土材料的重要性,沈院士重点为大家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作为稀土应用中的核心材料之一,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占比约63%。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永磁产业在全球的地位也愈发重要,稀土永磁材料在我国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应用日益广泛,开发具有高剩磁和高矫顽力的高性能、低成本的稀土永磁材料,仍是永磁材料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对我国稀土的平衡高效高值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后,通过翔实的数据沈保根院士分析了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目前,该材料性价比最高、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泛,我国每年约120万吨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而且仍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增长。随着稀土永磁电机等各种应用的快速发展,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必将越来越大。为做大做强我国稀土铁氧体永磁材料的产业应用,沈院士团队正在探索一条属于我国稀土材料发展的新路径,探索了锶铁氧体多晶材料的新制备方法,成功制备出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低、污染少的铁氧体粉体,性能处国际先进水平。

 

最后,沈院士结合稀土永磁材料在我国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指出当前稀土永磁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风力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面向未来,要准确把握稀土新材料发展科技前沿,凝练稀土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任务,抢占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先机,解决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局面,集中创新资源,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稀土新材料核心技术、知识、人才、能力体系,实现稀土材料和应用强国的战略目标。

Q&A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就永磁材料的性能、成本、产业应用优劣势以及回收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耐人深思的问题,沈保根院士逐一认真的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在报告的最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荻教授代表学校以及大师讲坛组委会,向沈保根院士赠送了按照沈院士的形象制作而成的泥塑雕像,并代表交大师生学子祝愿他永远健康。


视频链接:https://v.sjtu.edu.cn/reports/report1-2192.html

文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邵士博

摄影:郭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