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讲坛】第187期: Sulfur(VI) Fluoride Exchange (SuFEx): New Developments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2023-06-02 15:41:00-16:30:00
陈瑞球楼100号

2001年,美国化学家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因发现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60周岁。同一年,Sharpless教授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点击化学:通过几个好的反应实现分子功能”的综述,首次提出了一个名为“点击化学”的化学反应,并列出了应该满足的几个标准。投稿过程中,这篇点击化学论文被所有评委要求拒稿。然而,这篇论文已成为人类目前合成化学领域引用最高的一篇论文。2022年,Sharpless教授因为对“发展点击化学”做出的贡献,时隔21年后再次荣膺诺贝尔化学奖。尽管点击化学这个领域的诞生不过二十年,但点击化学已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合成、生物分子标记、药物开发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和生产领域。
历史上获得两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大师屈指可数。Sharpless教授的成就引人惊叹,他两次获奖的“点击化学”和“不对称催化”分属于不同的方向。在本次报告中,Sharpless教授将介绍点击化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点击化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反应,并分享他在从事化学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嘉宾介绍

Karl Barry Sharpless

2001年与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演讲主题:Sulfur(VI) Fluoride Exchange (SuFEx): New Developments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Karl Barry Sharpless,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W.M.Keck讲座教授,长期从事“不对称催化反应”和“点击化学”研究。他个人学术生涯获得许多重要科学奖项,其中包括2001年和2022年两次诺贝尔化学奖,2019年普里斯特利(Priestley),2001年美国富兰克林奖章,2001年沃尔夫奖等。
Sharpless教授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发明了多个人名反应,相关反应被有机化学教材收录并应用。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一种对映选择性的氧化反应,可以用来从一级或者二级烯丙醇制备光学活性2,3-环氧醇,已经被应用于糖类、萜烯、白三烯、信息素、抗生素等的合成。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与Sharpless环氧化反应一样,也是现代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基本反应之一,大多数烯烃能都以高产率、高光学活性转化成邻二醇,而且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低温、无水、无氧等条件。
点击化学是由Sharpless教授在1998年初步提出并在其后逐步完善的一个合成概念。它的核心理念是:合成化学要以分子功能为导向,通过小单元的简便拼接,快速可靠地完成各种各样分子的化学合成。基于点击化学的概念,他的团队分别在2002年、2014年发现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反应:一价铜催化的叠氮化物-端炔烃环加成反应(CuAAC)和六价硫氟交换反应(SuF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