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是最轻的有用金属材料,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镁是可用的储氢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在能源、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优势显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轻氢之镁”研究团队攻克了镁合金强度低、耐热差、寿命短三大瓶颈,使“镁”在我国新一代“大国重器”研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攻克了镁基储氢材料低成本批量化制备技术,研发了全球领先的固态储氢技术,常温常压下实现与液氢相当的储氢密度,使氢能源兼具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镁材料首次使“氢成药”成为可能,镁氢材料在医学和农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团队研究成果让中国的镁走向了世界,走到了世界前列。本报告将分享“轻氢之镁”研究团队在镁材料领域的研发历程。
嘉宾介绍

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演讲主题:轻氢之镁、创新栽培
丁文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坚守教学科研一线40余年,先后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镁材料应用研究工程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让镁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医疗、农业等领域大放异彩;累计培养了300余名优秀研究生奔赴国家建设主战场。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技功臣”、“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等。70岁的丁院士依旧驰骋奋斗在立德树人、科技创新的征途上。
30年磨一剑,丁文江院士创制了世界上性能最优、质量最轻的镁稀土合金,其中5种已经成为国家标准,2种进入国际标准,中国已经占据了镁合金的国际话语权。经过几十年持续潜心研究,用心选料、让料成材、促材成器,一代新材料支撑了一代新装备的发展,开启了“镁”的轻量化时代;同时开启了生物、能源之“镁材”新时代。丁文江的研究成果,让许多响当当的国际巨头,心甘情愿来到镁大国,求助于中国“镁”。
30年磨一剑,丁文江院士创制了世界上性能最优、质量最轻的镁稀土合金,其中5种已经成为国家标准,2种进入国际标准,中国已经占据了镁合金的国际话语权。经过几十年持续潜心研究,用心选料、让料成材、促材成器,一代新材料支撑了一代新装备的发展,开启了“镁”的轻量化时代;同时开启了生物、能源之“镁材”新时代。丁文江的研究成果,让许多响当当的国际巨头,心甘情愿来到镁大国,求助于中国“镁”。